为引导青年学子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,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,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,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,共同讲好新时代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融入劳动教育的新故事,上好这堂行走在祖国西北的“大思政课”。近日,鲁东大学“薪火红延”志愿服务队赴延安开展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。

利用好红色资源

讲好红色故事“润心铸魂”

服务队从海滨城市烟台来到了圣地延安踏寻革命足迹,忆往昔峥嵘岁月。服务队参观了杨家岭旧址、枣园旧址、宝塔山、中国抗日军政大学旧址、延安革命纪念馆、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馆、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、王震旧居等地,那些从史籍中了解的关于延安的点点滴滴,以实景实物的形式出现,目不暇接的革命文物,令人感慨不已的历史事件,丰富了服务队的宣讲内容。

服务队成员王斯羽表示,“当我站在张思德同志的雕像前讲述张思德精神时倍感心潮澎湃。作为新时代青年学子,我将利用好延安的红色资源,讲好红色故事,让更多人了解这巍巍宝塔山、滚滚延河水孕育的伟大的延安精神。”

发扬好红色传统

搞好红色教育“固本培元”

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,优秀传统文化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。服务队来到延安市南泥湾镇,了解到王震带领三五九旅发扬自力更生、奋发图强的精神,在抗日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,使昔日荒凉的南泥湾变成了“陕北的好江南”,大生产运动也为“延安精神”增添了新的内涵。

服务队同长安大学“红韵延安河畔·筑梦新时代”暑期社会实践队、天津理工大学“陕耀红色血脉,延行知青初心”暑期三下乡爱国教育实践团师生一同参观南泥湾桃宝峪村、炮校旧址、千亩稻田,交流实践心得。大家纷纷表示革命先辈们不怕苦、不怕累的精神鼓舞着吾辈青年不断前进,要发扬好红色传统,在日后的学习工作中继续传承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。

传承好红色基因

赓续红色血脉“永葆红心”

服务队采访了革命先辈后人侯秀珍老人,在侯奶奶家倾听了南泥湾“老镢头”的故事,南泥湾故事和南泥湾精神在这个家庭已经接力传承了三代。“只要我还活着,就要将南泥湾故事和南泥湾精神继续讲下去,历史永远不会被遗忘,大学生娃娃们更要传承好红色基因。”侯奶奶真诚朴实的话语令服务队动容。

服务队在南泥湾马坊村(延安华润希望小镇),实地感受了“红色管家,润暖万家”的先进党建理念;在马坊村史馆听村干部讲述了马坊知青岁月;在酱菜厂服务队员体验了酱菜的制作工艺;在1938精酿坊观看了酿酒流程,在南泥湾1号感受了现代化服务;在大棚采摘园服务队进行了田间劳作,帮助种植户将老瓜藤拔除。

延安的一砖一瓦、一草一木,都深深地刻下永不消逝的红色印记,服务队在延安感触颇深、收获颇多。未来,服务队员将继续自觉厚植爱党、爱国、爱社会主义的情感,以实际行动将延安精神融入劳动教育,做到“把红色资源利用好、把红色传统发扬好、把红色基因传承好”。(撰稿:杜美静 丁飒 转自:齐鲁壹点)